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“享年”“终年”“殁年”等用语区别

“享年”“终年”“殁年”等用语区别

发布日期:2024-09-30 16:24  信息来源:百度百科


死亡,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。

中国人对于“死亡”有着独特且纷繁复杂的见解。

从古至今,从庶民到王孙贵族,从小辈到长辈,再从普通人到伟人;

不同的人去世,便有不同的叫法,“驾崩”、“薨世”、“享年”、“终年”、“殁年”。

关于死亡,有多种说法,其中比较容易混淆的就是“享年”、“终年”、“殁年”。

那么这三种说法的区别在哪里?又分别适用于哪种场合呢?

含义不同

享年(xiǎng nián),汉语词语,敬辞,称死去的人活的岁数(多指老人),也指享世(王朝统治的年代)。

终年,汉语词语,拼音是zhōng nián,意思是全年;整年。

殁年是一个汉语词语,拼音是mò nián,意思是死于非命(未及寿终而死)。

1、意思不同

终年一般指全年,一年到头;还可以指人去世时的年纪,比如:“终年八十岁。”就是很客观的说一个人去世的年龄,不带什么感情但也还算尊敬。

享年是敬辞,称死去的人活的岁数,多指老人。比如“享年七十四”。

殁年一般是指死者不是正常死亡的年龄,如正常人理解死于非命。

2、用法不同

终年、卒年是中性词,人去世时的年龄。

享年是尊敬词,如果是有地位的人,不管活了多少岁,都说享年。

殁年这个用词一般用于国际刑事法庭的用词。

3、出处不同

终年,出自鲁迅《书信集·致山本初枝》:“近来我几乎终年为孩子奔忙。但既已生下,就要抚育。”

享年,出自冰心《我的学生》:“她生在上海,长在澳洲,嫁在北平,死在云南,享年三十二岁。”

卒年,谭正璧 《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例言》:“各文学家之仅有生年或卒年可考者,则仅录其生年或卒年。”

殁年,出自春秋时期《左传·僖公二年》:“晋侯出次于绛,将猎于太原。赵盾称疾不从。使人候诸公宫,曰:'岁既晏矣,君将出猎,臣不敢从。且老矣,能烦君乎?'及君在川,使人视之,旭焉而缢,死于他宫。赵穿逐左右者而出之,尸诸朝。乞杀之,曰:'先人有言曰:'弗堪其忧,而辱其死,何其辱也?'于是戮尸而戮其仆人,以逐赵盾。”


具体示例:


- 享年:某某同志,享年85岁,因病医治无效,于2024年9月29日逝世。

- 终年:某某,终年32岁,生于1990年,卒于2024年。

- 殁年:受害者某某,殁年25岁,于2024年9月29日死于交通事故。

小结:

“享年”多用于德高望重或年寿高者,含正面情感;“终年”则中性,适用于各种场合。二者在讣告等正式场合需恰当使用,体现对逝者的尊重。殁年其基本含义是死于非命,即在意外灾祸中死亡,而不是寿终正寝。强调的是死亡不是正常的寿命结束,而是意外或不幸的死亡。殁年的使用一般与国际刑事法庭相关,用于描述死者不是正常死亡的年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