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方给出的解释: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践行新发展理念,以新时代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,在殡仪、安葬和祭扫等殡葬过程中,减少产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害的物质,以节约资源、保护环境、文明低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导向的殡葬行为。

这种解释太笼统了。实际上,绿色殡葬概念一般有着广义与狭义之分。从广义的视角出发,一般泛指在人们葬礼行为的发展过程中,在环保文明理念的指引下,通过合理运用前沿的环保观念、领先的科学技术手段以及全面绿化管理的方法,以系统殡葬产业的经济性与环境效果,从而推动绿色殡葬行业的发展。而绿色殡葬的最深层含意是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,人与自然的发展。狭义的绿色殡葬,一般注重从环保的观念入手,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耗费,充分利用自然资源,以降低污染的排放量。绿色殡葬主张利用土地面积少以及多样化无环境污染的埋葬形式。
根据类型,这主要包括环境掩埋(树木、鲜花、埋草、湖水、海水、河水等)、处理(深埋生物自然降解的方法)以及一些新的埋葬方法等。和常规的墓园比较,绿化生态安葬方法更加保护城市环境,既不会浪费大量耕地或占有极少的耕地,而且有时还会给城市环境带来新的绿化。但目前,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文明的发展,绿化生态安葬的含义也逐渐被更多的人所了解。这项改革在当前新的历史背景下既得到了广泛的认可,也具有必然性。
近年来,生态文明日益受到社会关注,殡葬业的变革正在持续的深化。“绿色殡葬”持续出现在学术和报告中。人们也开始逐渐了解绿色殡葬的意义,研究范围也在扩大。许多学者、专家从自然、经济和旅游业的角度连续讨论了“绿色殡葬”的不同方面和更深层次的概念。绿色殡葬将生态环保、绿色发展理念与殡葬管理相结合,符合科学发展观、构建和谐社会、建立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,是中国殡葬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,会促进殡葬理论和实践创新。
关于绿色殡葬意义的认识,还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。因为所谓的绿色殡葬,不但要避免了丧葬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干扰,更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效益。这就必须考虑殡葬和社会的相互作用,以实现殡葬行为、社会关系、文化活动、以及人们身心健康的共同平衡发展,并形成能适应民众不同层次多样化的殡葬形式,才能实现人和社会、人与自然环境、以及当代人与后辈之间关系的长久平衡与发展。对于狭义的殡葬,说的就是我们秉承着生态文明的思想,提倡环保,他主张简单、低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,为人类和自然在葬礼过程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。绿色殡葬是自然的回归,所以绿色殡葬不仅是一种新的自然文明的埋葬方式,也是一种新的环境保护文明的概念,是新时期的殡葬方式,是对环保伦理和生态文明的有效践行。
当前我国正在积极促进环境文明的建设,积极研究绿色殡葬改革的方法和措施,深化我国殡仪馆改革、调整产业结构、促进绿色和可持续发展,这一点至关重要。但就目前来看,对于绿色殡葬的实施,最迫切需要做的是改革,克服不节约土地、不环保等行为,努力追求从简办理、节能和环保。
绿色殡葬改革是针对传统殡葬方式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,推行低碳、环保、节约资源的新型殡葬方式的一项改革。它旨在通过采用新技术、新材料和新理念,实现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、经济可持续的殡葬模式,以满足人们对于环保和节约资源的要求。绿色殡葬改革主要包括推广火化和土葬的低碳、环保方式,发展绿色葬,即自然葬、海葬等方式,以及推动殡葬产业转型升级,加强殡葬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。它是对传统殡葬方式的一种革新,旨在将殡葬行业向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方向转变。绿色殡葬改革涉及多个方面,促进殡葬行业的标准化和专业化发展,提高行业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,同时也要求社会公众树立环保意识和文明礼仪观念。
在绿色殡葬改革的过程中,政府需要完善法规政策、指定标准规范、建立监督机制,扶持绿色殡葬产业的发展,促进行业转型升级。行业内相关企业和机构也需要积极参与和推动绿色殡葬改革,加强技术研发和服务创新,提高服务质量和行业形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