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进一步推进我国殡葬信息技术发展的建设方案

进一步推进我国殡葬信息技术发展的建设方案

发布日期:2024-06-25 10:21  信息来源:河北舜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
一、 深刻认识实现殡葬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。

各部门要深化认识,转变观念,高度重视、强化组织领导,把殡葬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,纳入日常工作安排。完善殡葬改革协调领导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,做到领导到位,人员到位,工作到位,把“数字民政、数字殡葬”建设真正落到实处。

二、 立足实际,制定殡葬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。

开发、完善民政部门、殡仪馆、公墓网络平台,加大现代化设施投入力度,推进业务处理规范化、信息化全面提升殡葬业务网上办公效能;建设、完善殡葬网、殡仪馆、公墓网站建设,加大绿色殡葬宣传力度,开通殡葬网上交易平台;通过政府信息交换平台,实现与社保、公安、医疗保险、卫生、社区等部门的数据交换和信息互联、互通、共享

三、 加大殡葬行业的信息化设施的投入,为优质殡葬提供基础。

1 在殡仪馆、骨灰堂中安装门禁系统,RFC无线技术等,加强遗体的管理,实现对尸体从进入殡仪馆到入炉火化全程的准确处理跟踪,同时也方便家属办理相关骨灰寄存业务。

2 利用无线通信与互联网技术,开发各种宣扬人生积极意义的,缅怀逝者音容笑貌的多媒体殡葬服务项目,例,人生小电影,逝者生活片断等,让生者深刻领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。

3 设立触摸式的电子屏幕查询系统,开通殡葬项目指南服务,为丧家提供方便。

4 开发基于GIS(地理信息系统)的公墓墓穴管理系统,利用G IS的三维显示和管理,实现对墓穴,特别是草坪葬、树葬的墓穴进行有效的管理,为更好地开展绿色殡葬打下基础。

5 在各墓园建立远程监控系统,实时监控墓地情况,保证墓园安全;为殡葬网上交易平台提供实时墓地信息,提升交易成功率;对清明、冬至传统的祭扫人流高峰进行监控,以保证交通的畅通。

四、 建立、完善适应殡葬行业的信息管理系统、专业网站,开通殡葬网上交易平台。

1 建立、完善殡葬服务部门的信息管理平台,开发完善公益性的殡葬PC端和移动端的官方网站,进一步整合殡葬网络信息资源,加大绿色殡葬宣传,完善信息发布、殡葬服务、公墓、殡仪馆信息、网络祭祀、网络咨询、网络服务、微博、生命教育等栏目。

2 开发由殡葬管理部门统一认证的公益性PC端和移动端的祭祀网站,制作网上实景纪念馆,设置亲人纪念堂,并与各殡葬服务单位网站进行互相链接,更好地实现在虚拟网上进行祭奠亲人、寄托哀思的愿望,逐步使群众由实地、实物祭扫,转变为对逝者的精神文化的传承。

3 大力发展殡葬电子商务,通过开通殡葬服务网上交易平台,实现殡葬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和管理部门的有效监管,实现殡葬服务的时空化和社会化。

五、 加大基于互联网的殡葬改革宣传力度。

1 在各殡葬服务部门网站上大力宣传殡葬改革,积极鼓励、引导网上祭扫、海葬、草坪葬、树葬等文明、低碳、环保的祭祀活动及殡葬方式。

2 实现殡葬服务部门网站与社区网站的链接,让绿色殡葬、文明丧葬与文明祭祀进入社区及村庄,让文明殡葬宣传进入到千家万户。

3 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和二维码,实现殡葬管理和殡葬改革法律法规信息的及时传播

六、 资源共享,促进殡葬管理信息资源效益的发挥。

1 实施殡葬管理部门、殡仪馆、公墓的网络互联,以保持殡葬信息的一致性和殡葬资源的共享,并通过信息交换平台与低保、社保、公安、卫生、老龄部门、医院等业务系统进行殡葬数据的对接,实现自动提醒有关部门做好户口注销、停发各类救助金、养老金等事项,提升政府的殡葬服务水平。

2 实现殡葬管理与社区管理服务网络互联,及时推送殡葬改革政策、宣传材料等,同时在社区网络中,建立与殡葬管理部门、殡葬服务单位的链接,通过社区网络向殡葬管理部门提出政策咨询,反馈服务意见、建议等信息,将殡葬管理信息化缺失的最后一公里补上。

七、 做好殡葬管理信息化人才建设。

1 要积极引进高学历、高素质的信息化专业、殡葬专业人才,优化殡葬信息化服务的人才结构。

2 要建立完善的殡葬教育培训体系、职业资格鉴定站,注重现有职工的培训,提升职工的整体素质。主要可以通过聘请殡葬管理信息专家,在单位内部举办培训班;安排优秀职工去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、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等专业院校进行学习,或安排职工到北京、上海等现代殡葬单位挂职学习,或安排优秀殡葬员工去美国、日本等殡葬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学习,以提高整个殡葬职工队伍的信息技术水平。

3 要进一步提高殡葬行业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、提高他们的工资和福利待遇,尤其是政府对殡葬从业人员要“高看一眼,厚爱三分”,让殡葬从业人员从心底为自己从事的行业感到自豪。

河北舜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
2024年6月